在木结构建筑中,木腐菌主要依赖潮湿的环境而得以生存与发展,凡是在结构构造上封闭的部位以及易经常受潮的场所,其木构件无不受木腐菌的侵害,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木结构坍塌事故。与此相反,若木结构所处的环境通风干燥良好,其木构件的使用年限,即使已逾百年,仍然可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。因此,为防止木结构腐朽,**应采用既经济,又有效的构造措施。只有在采取构造措施后仍有可能遭受菌害的结构或部位,才需用防腐剂进行处理。建筑木结构构造上的防腐措施,主要是防潮与通风。

通过构造上的通风与防潮,使木结构经常保持干燥,在很多情况下能对虫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,如果与药剂配合使用,会取得更好的防虫效果。
木结构中应采取防潮和通风攒施的部位:
(1)在木柱下应设置柱墩,一般情况下禁止将木柱直接埋人土中。
(2)桁架、大梁的支座节点或其他承重木构件不应封闭在墙、保温层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。
(3)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时,房屋的围护结构,应采取有效的保温和隔气措施。
本文来源于:http://www.tlhgmw.com/news/27083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!